第三次回診(術後46天)
1.肌力評估,手臂沒有力,無法抬起,要再加強。
2.醫生幫我檢查抽筋痛,
診斷原因可能來自駝背縮肩,他幫我調整姿勢後,瞬間疼痛減輕很多。神人之手啊!!
3.加做一項運動:站在門邊,患肢抵住門框側邊的牆面,「身體力量向前,手臂用力推牆壁,握拳用力約5秒,然後放鬆。」的運動,目的要幫助我保持姿勢,也讓上手臂後側的肌肉也能有力氣。因為我不太有把握做對了嗎?所以後來我Google查了一翻,這個應該叫做肩膀等長運動,肌肉用力,關節不動,利用手臂和身體力量往不同方向的阻力訓練肌力,感覺上只要把握是肩膀關節不動,握拳手臂用力,其實就可以了,也可請家人協助摸上手臂後方肌肉是否有變硬。
4.支架拿掉後,要更注意不可拿重物,醫生說此時仍不應做家事。(呵~免做家事的聖旨呢!!)
原本有支架,手肘頂住可以利用手肘和手腕力氣做不少事,沒有支架後,反而要小心!!
事實上肩關節內傷口尚未痊癒,手臂力量未恢復前,
拿重物或做太多家事,會造內部肌鍵損傷過大。
5.我那頑固的結痂還是沒掉,醫生說仍需等它自己脫落,繼續貼敷料,結痂掉了,才碰水。
6.復健運動,只需依照醫師教的居家運動即可。
**熱敷
近日運動前,我會先用濕熱墊熱敷,每次十分鐘。
**居家運動
徐醫師版本
第一週~第四週:1.握拳。2.前臂伸屈。肩膀不要內縮。自行增加:手腕轉動。
第四週~第六週:1.握拳。2.前臂伸屈。3.被動抬高手臂。自行增加:鐘擺運動(當作抬高手臂前的暖身,且可以舒展一直被固定的手肘)、被動手臂外推、聳肩。
第六週~第八週:1.握拳。2.前臂伸屈。3.被動抬高手臂。4.有力氣時可做主動抬高手臂。5.肩膀等長運動。要注意不要駝背,肩膀不要內縮。抬高手臂時要握拳用力,尤其往下時,才不會痛。
**復原情況(術後46天)
1.拿掉支架睡覺,側睡要注意手臂,若滑動跨越身體另一側時,容易拉扯到受傷部位,很痛哦,可能也不太好,要小心。沒了支架終於比較容易入睡,也能沉睡久一些了。(總算由人間煉獄中爬出了)
2.沒有支架,肩膀傷口會痛,所以有時會不自覺內縮,下垂。要注意保持雙肩同高,不要駝背。
3.抽筋痛解除。手臂和肩膀抽筋痛時,把身體挺直,肩膀往後,就會止痛,所以在做容易引起抽筋痛的彎腰,起身,起床的動作時,要更注意讓身體挺直,肩膀向後,發現疼痛大幅減少。
4.手臂力量的真太小,恢復情況不太好。
5.剛拿掉支架的這段期間,肩膀比較緊,有點微痛,做運動或走動時會適時由健側協助,做了醫生教的動作後,感覺有進步,肩膀也比較輕鬆,不過昨天做了後,可能肌肉太久沒動了,手臂後方肌肉有點鐵手的感覺,還好這種肌肉痛不會影響睡眠,所以繼續訓練囉!!。
6.上手臂因為ㄍ一ㄣ在支架上六週,我發現上手臂前側(二頭肌??)竟然出現一條小肌肉,感覺像有練過一樣,很硬呢!(其實應該也要同時訓練一下健康的那隻手臂,最近的心得~肌力對於關節很重要。)
**復原情況(術後48天)
達成主動抬高手臂運動,Ya!!
平躺床上(膝蓋彎曲打平皆可)
1.先做5次被動抬高手臂。
2.找一堅固圓棒約4,50cm,兩手握住左右兩端,進行抬高手臂運動,練習在抬高時由患側帶健肢抬高及放下(剛開始第一次仍由健肢主動,第二三次後就可感覺力量是由患肢在帶領)
3.嘗試患肢主動抬高,雖然手一直微抖,手肘也沒有完全伸直,但仍然完成5次手握拳手臂抬高運動。(Ya! 好棒)